企業是科技創新舞臺的主角,一項項“卡脖子”技術的攻堅破題,助力淄博先進制造業保持強勁動力,隨之而來的強大創新力,正為這座城市的產業增量帶來無限可能。
在山東重山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比能鋰氟化碳電池生產車間,一臺由企業自主設計研發的專用智能化全自動卷繞機正在進行調試,預計十月份投入使用,屆時,高比能鋰氟化碳電池的產量可達到現在的三倍。這是企業繼建成國內首條高比能量鋰氟化碳電池規模化生產線之后,以科技研發創新對提質增效的“再加碼”。
整個生產線上最核心的最關鍵的設備,實現了氟化碳電池生產全自動的關鍵技術突破,里面有很多核心技術,都是我們第一次在國內使用。
鋰氟化碳電池是一種高比能量一次電池,具有更高能量密度,是常規電池的3倍以上,同時自放電率極低,儲存壽命10年以上,可以在-40℃至150℃溫度范圍正常使用,更安全和環保。
我們用了差不多5年的時間實現材料本地化的生產,而且實現規模化生產,應該說為我們國內高比能量的鋰氟化碳電池,這一塊的產品技術研發的應用提供了很重要的材料保障。
科技創新落實到企業端,就是每一項新技術的突破,在高比能鋰氟化碳電池項目逐步推進的同時,重山光電積極開拓新材料領域卡脖子技術的突破與應用,依托歷時10年研發成功的硼同位素分離技術,實現了我國半導體芯片制程所需高豐度硼同位素材料三氟化硼11的國產化供應,結束了西方國家長期壟斷的歷史,為我國高端芯片技術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。目前,企業以先進氟材料為主攻方向的功能氟碳新材料、含氟電子化學品、含氟系列新能源材料、醫用氟材料等產業正在有序推進。
今年是重山光電成立的第七年,前五年一直是在做技術研發階段,最近兩年才實現產業化,實際上沒有前面五年,這種付出和創新,就沒有現在成果的轉化。我們要繼續加大創新力度,往更高的目標去前進,爭取做到更好,做到國際一流水平。
科技創新也給企業賦予了新的活力。在博山區白塔鎮汽車智造產業園,國材(山東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從德國引入自動化重型板簧生產線后,對復合材料樹脂研發技術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。
傳統材料板簧都是金屬的,現代復合材料的板簧可以說是一個革命式的替代,特別是我們近期研發的重卡的產品,整個產品在裝車的過程當中,可以減重200多公斤,它的減重量非常大。我們整個這條線設計產能是20萬只,但是隨著這個市場應用場景越來越成熟,我們在中材汽車產業園同時規劃了六條產線,可以達到每年120萬只的產量。
向創新要效益,以科技促發展。圍繞企業創新訴求,淄博正加強與大院大所大校合作,構建起多元互補、開放共享的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體系,同時,持續優化的成果轉化環境、服務體系及轉化渠道,使各類創新主體主動創造和轉化高質量科技成果的積極性持續提高。今年,淄博全面啟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,科技創新生態再優化、科技研發創新能級再提升,創新驅動下的新淄博,正奮力書寫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的精彩開局。
掃一掃
關注重光光電
微信號